您好,欢迎来到 清泉书院! 去首页
查看全部
    0 已选0
    0

    我的积分

    0

    优惠券

    已领取的优惠券

   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(二)

    ——陈大惠老师《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》视频文稿

    网址:http://www.fjspw.org/dzg/play/?525-0-1.html


    黄善香 校正文稿


      在道家,老子讲“天长地久”,天地所以能长久者,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。

      不自生,就是说天地没有自作主张的意思,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东西,天然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。

      道家所谓“无为而治”,无为就是没有故意要去做什么的意思,因为无为,所以才能无所不为,天地才能长久。

      《道德经》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      人效法天地,天地效法自然,效法就是完全地遵守,完全的相信,这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万古不灭的根基。

      古人所谓“圣贤之道,祖祖相传”,看到这里,人们应该豁然开朗,原来圣贤教育的内容,并不是他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,而是他们发现的天地万物的真理,所以明白了这一点,我们就知道,如果抛弃了圣贤教育,就等于抛弃了自然规律的教育。

      根据统计,中国的汉字,共有九万多个,每一个汉字拿出来,都有相当深邃的智慧和含义,如同每一个字都是一种教育,在人类的文明史中,只有中国的汉字,能够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境界。

      一直到今天,人们常常在探寻,为什么中华文明如此灿烂?它的高度、它的深度是其他任何文明所根本无法相比的,其实答案非常简单,再好的东西都是因为有人完成的。

      中华文明之所以神圣,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神有圣。也就是说,我们中国自古就有通达明了宇宙、人生真相的圣人,而且千百年来,薪火相传,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人的培养,所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各行各业圣贤君子、英才伟人,层出不穷、遍布青史。

      好人是教出来的,圣贤也是教出来的,正是因为古圣先贤的教育没有断灭,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,中华文明才能延续至今,光照万代!

      这个古人,叫做仓颉,他是五千多年前皇帝手下的史官,他把民间的汉字搜集起来,规范整理之后,形成了中国汉字,现代的人看不起古人,说他们荒蛮无知,是生活在落后的原始社会里的野人。那么请问,为什么如此伟大杰出的汉字,是诞生在野人手里呢?后来的人,在想象中,把仓颉画成了披着树叶的野人,但是,人们可曾反省过,原始社会的无知野人,怎么会有这样高的智慧呢?怎么可能铸就人类历史上最巅峰的文明呢?

      在这部纪录片中,有一集,叫做《五千年仁厚的智慧》,详细的回答了这个疑问。我们不知道,自视甚高的现代人,到什么时候才能警醒?和古圣先贤相比,现代人的心智,其实已经可怜的像小虫子一样低级和愚痴了。

      古人讲,三日不读圣贤书,便觉面目可憎。

      现代人不读圣贤书,不是三天,而是将近一百多年了,所以现代人不是面目可憎的问题,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。那么现代人又是怎样堕落的呢?这部纪录片会告诉人们,现代人堕落到这个地步的原因和过程。

      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

      相信现代人更是连想都想不出来,像这样的境界和心量,环顾人类历史,举世无双!

      读书志在圣贤,成圣成贤,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理想。因为只有圣贤君子,才通达真理,可以使人类的家庭族群和国家,趋吉避凶,长治久安。

      圣贤教育,如同明灯,没有它,世人如同在茫茫的黑夜中摸索,在悠久的中华文明中,数不清的圣贤,灿若群星。而最近一百多年来,圣贤绝迹了,大师没有了,最重要的是人道的教育丧失了。

      今天面对先祖为我们留下来的这个圣字,它就像一面照妖镜,把所有的问题,照的一清二楚。

      这些问题的根源,就在于教育者能说不能做,

      或者所说,所做的全是错误的,也就是他们的思想观念,不是来自于天地的规律,而是自己发明创造的。

      还有一大批知识分子,他们虽然接触到了经典和古圣先贤的教导,但是根本就不相信,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去说,更不愿意去做。

      还有一类人,他们能够广泛的宣说传统文化,但是却不能落实到生活当中,注意看它下边没有这个土字,就是说,没有脚下这片大地。脚踩大地,就是不能离开生活,如果传统文化脱离了现实生活,如同空中楼阁,就会让人觉得只有形式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,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圣贤之道。

      更有胆大妄为的人,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,但张嘴就批判,今天,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员,还是普通百姓,对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的陌生误会,甚至无知,已经到了极点。

      这是2011年的新闻,在孔子庙前,这些袒胸露背的女子,搔首弄姿,进行人体彩绘的表演,主办方对媒体表示,这种表演是对儒家文化的很好的诠释。

      再来看道家,这位叫李一的道长,是四川一座道观的主持,他被媒体报道,教给人养生,要收很高的学费,是个赚钱的道士,道观举行放河灯祈福的活动,最贵的河灯,一盏要9999元,放四朵纸做的荷花,也要3200元,等于800块钱一朵。

      佛教的真谛,不是宗教,而是教育,寺庙其实就是讲课的学校,出家人其实就是老师,他们历来被尊称为僧宝。这些老师脱离尘俗,不染名利,六根清净,深入经藏,为人世间提供最上乘的智慧和好榜样,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佛教就是教育了。最神圣的已经被玷污了。

      这些让我们无比震惊的画面,再一次警告人们,儒释道这些神圣的教育,即将被毁灭掉,中华文明的命脉已经后继乏人。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圣教育,再不拯救,人类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就会丧失。就像一棵即将枯死的大树,拯救必须要从树根开始。

      儒家的根本,是《弟子规》。

      道家的根本,是《太上感应篇》。

      佛家的根本,是《十善业道经》。

      在这三个根本当中,《弟子规》是三个根本中的最根本,根本中的根本。

      中国古人讲人生在世,有两条命,一个是身体的性命,一个是智慧的慧命。

      《弟子规》就是这两个命的命根,身命和慧命的根本。

      现在令人庆幸的,是像《弟子规》这样的经典,已经作为课外读本,进入了千千万万的小学和中学,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一线曙光。今天,如果寄希望于中华文明来拯救全人类的劫难,这三部经典会背会讲、甚至会写成论文,在大学里去考试,统统都不管用,唯一的方法,是把儒释道这三个根本,百分之百地落实到生活当中去,也就是说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一定要做到,才管用,人类社会才有前途和希望。

      《论语》这部经典,它的第一句话,是整部经典最最重要的一句话,这句话就是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。学,就是一定要接受古圣先贤的教导。习,就是练习,就是做到。实习时,就是时时处处都要把所学的做到,所以,只有学而没有习,这就不会有效果,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。

      有人看到儒家修学的五个科目: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,人们就应该明白,前面这四条,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,都是为了最后这一条“笃行”而准备的。也就是说,笃行,就是去落实。如果没有最后一条的“笃行”,也就是说,不能去落实的话,那么这前面的四条,即使学的再好,也全部都等于零,就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、像空中楼阁一样的学问和知识。所以,前面这四条,全部是为了落实而作的准备。

      人们看到“聖”这个字,一定要记得,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他亲身做到了,能听能讲,不能做到,那就白学了,什么都不是。

      《弟子规》虽然是在清朝完成的一部经典,但他把几千年来,古圣先贤最重要的教导,浓缩在一起,通俗易懂,朗朗上口。《弟子规》的标准,就是天道和人道的标准,它是中华文明为人类世界贡献出来的、最根本最伟大的一部经典之一。只要自然规律还存在,《弟子规》就永远不会过时,它像太阳一样,万古常新。

      这是一些美国普通的女子,但他们脱掉上衣,自称是荡妇,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荡妇大游行。游行的原因,是警察曾警告女子穿衣服不要太暴露,以免遭受流氓的侮辱。面对如此中肯而严肃的警告,推崇自由和民主的美国人,马上就开始反击警方,捍卫自己的个性和自由。虽有这种游行,在西方很多国家开始风行,她们游行的标语,公然写着“我们爱荡妇”、“我们是荡妇”、“我们有做荡妇的自由和权利”。

      西方所谓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,自私自利,不管别人的价值观,一百多年来深深的影响着这个世界。全世界的人们纷纷抛弃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,人们再也不知道伦理道德意味着什么。只要不犯法,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人类社会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。

      这是2011年香港的图书展览会,为了吸引读者,卖写真集,这些女模特公然在马路上洗澡。

      这是九月份媒体的报道,你知道这是在卖什么吗?这是在卖汽车。

      这个城市也在举行车展,这些女子公然赤身裸体,招摇过市。

      这张合影上的女孩子们,对着镜头脱衣服,他们不是三陪小姐,也不是精神病患者,而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、由国家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女大学生。他们认为,这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。现代的年轻人,被西化的程度,甚至大大的超过西方人,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进步,那么请问,这是进步,什么是无耻呢?人们应该反省,当自由代替了羞耻的时候,这种自由,就成了无耻的自由。

      人无羞耻,自由了又有什么好处呢?富贵了,又有什么意义呢?享乐年轻,有什么好处呢?人不知道羞耻,即使出了名,又有什么好处呢?做了官,又有什么好处呢?很时尚很美貌又有什么价值呢?在这套纪录片中,有一集,叫做《百年叛逆》,人们可以从中详细的了解到很多中国人蜕变西化的过程,如果你非要问这有什么不好呢?那么中国的老话可以回答你,人要没有羞耻心,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,即“人无羞耻,无恶不作”。

      伦理道德,不是中国古人发明创造的,而是人性中根本的规律。从远古的夏商周开始,一直到大清王朝,四千多年来,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法律中,核心的精神就是首先要维护伦理道德,因为伦理道德是人的秩序,这个秩序直接关系到家庭、族群和社会的安危。伦理道德如果是没用的东西,或者是危害人类的东西,早就被淘汰掉了,怎么可能会传承几千年,从来没有改变过呢?历朝历代,都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它,足以证明伦理道德正是国家的命脉所系。

      在《左传》这部著作中,有一句千古名言,叫“人弃常则妖兴”。常,就是恒不变、永不改变的真理,就是说,人放弃了伦理道德,人就不是人了,成了妖,妖魔鬼怪就会兴旺起来。妖这个字就是怪异、邪恶和凶兆的意思。说到底,弃常,就是人道丧失了。史书上讲,人道丧失了,社会再繁荣,国家再富强,但很难长久的持续下去,各种灾难都会爆发出来。

      “人弃常则妖兴”,说明人、妖之间的区别,是有没有伦常道德。

      伦常道德,概括的说,就是: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。

      五伦,就是人伦关系,一共有五种。它的标准是:

      父子有亲,长幼有序,夫妇有别,君臣有义,朋友有信。

      伦这个字的意思,就是关系。人生在世,有五种基本的关系,这五种关系乱了,人道就乱了,天下就会大乱。今天,人们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,这没关系,但是只要一看一听就会明白。父母和子女不亲爱了行不行?长辈和晚辈没大没小、丧失了秩序行不行?丈夫和妻子不再分工,都跑出去赚钱,没人照顾家了行不行?上下级之间没有了道义恩义,只是金钱和利用的关系行不行?最后,朋友之间,都不讲信用了,尔虞我诈,唯利是图行不行?

      由此,人们自然就清楚,人伦五种关系,根本不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,而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要遵循的真理和规律。

      夫妇和子女、长辈和晚辈、丈夫和妻子、上级和下级、朋友和朋友,这是人生在世,每一个人、每一天都必须要处理的五种人伦关系。古人讲,这五种关系处理的好,天下大治;处理不好,天下大乱。而人伦道德,人和人的关系,是根本无法用法律来解决的。所以,千百年来,伦常道德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,也是无法抛弃的。古圣先贤说过四句话,人们可以想一想,这是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,天下没有伦常之外的人,没有伦常之外的家庭,没有伦常之外的民族,没有伦常之外的国家社会。所以五伦的教育,就是家庭和睦,天下大治的最根本。

      五常,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,通俗地说,就是作为一个人,必须要遵守的规距。常就是恒常不变、永不改变的真理。

      五常是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

      人们可以想一想,不要这五种做人的规距了,不仁、不义、不理、不智、不信,谁愿意和这样的人往来共事呢?谁愿意和这样的人成家过日子呢?所以,五常的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最基础的教育,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资格的教育。你可以想像一下,一个家庭、一个学校、一个企业、一个社区,甚至是一个社会,其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受过五常的教育,大家不仁、不义、不理、不智、不信,那该是多么混乱不堪的景象,那种混乱和痛苦,身在其中的人,体会一定是相当深刻的。

      四维,就是四种维系长治久安的根本,这就是:礼、义、廉、耻。

      有部经典叫《管子》,其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告诫:

      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

      就是说,礼、义、廉、耻没有了,这个民族和国家就非常危险了。

      在人性中,有八种与生俱来的根本的德行,那就是:

      八德:孝、悌、忠、信、仁、爱、和、平。

      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脉就是:孝悌、忠信、礼义、廉耻、仁爱、和平。

      这十二个字传承了五千年、一万年,从来没有改动过一个字,他保护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,趋吉避凶、平安幸福。

      (全文完)